供热行业资讯要闻
2023年第1期 2023年2月6日
◆国家政策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电力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工作的通知》。
国家发改委、国家住建部发布《加快补齐县级地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短板弱项的实施方案》。
国家住建部发布《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
◆行业信息
北京市国资委印发《市管企业碳达峰行动方案》。
各省市区新能源工作2023年这样干。
省委、省政府印发《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
省能源局印发《山东省新型储能工程发展行动方案》。
主要省市2022年供热企业燃气燃煤购价。
◆企业动态
2023年八家央企新能源领域工作思路。
央企新能源整合再发力,国家电投控股国能生物。
合肥热电与中铁快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国家政策】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电力中长期合同签订履约工作的通知》。摘要:1.燃煤发电企业2023年年度中长期合同签约电量不低于上一年实际发电量的80%,月度(含月内)及以上合同签约电量不低于上一年实际发电量的90%。2.高耗能企业交易价格不受燃煤基准价上浮20%限制。优先推动高耗能用户落实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通过参与绿电交易或购买绿证方式完成消纳责任权重。3.鼓励电力用户与新能源企业签订年度及以上的绿电交易合同。4.考虑2023年本地区电力供需形势,优化时段划分方式,交易时段数量由3—5段增加至5段以上,结合各地实际用电负荷与新能源出力特性,按需明确划分尖峰、深谷时段。(链接:https://www.ndrc.gov.cn/xxgk/zcfb/tz/202212/t20221222_1343756.html)
国家发改委、国家住建部发布《加快补齐县级地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短板弱项的实施方案》。摘要:拓展余热利用途径。根据垃圾焚烧设施的规模、周边用热条件合理确定生活垃圾焚烧余热利用方式,具备发电上网条件的优先发电上网,不具备发电上网条件的,加强与已布局的工业园区供热、市政供暖、农业用热等衔接联动,丰富余热利用途径,降低设施运营成本,有条件的地区优先利用生活垃圾和农林废弃物替代化石能源供热供暖。(链接:https://www.ndrc.gov.cn/xxgk/zcfb/tz/202301/t20230112_1346395.html)
国家住建部发布《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摘要:《办法》自2023年3月1日起施行。原《办法》(2005年建设部令第141号)废止。《办法》明确:资质有效期由3年变为5年;罚款最高3万变为最高10万;不用取得CMA证书即可申报建工资质;检测资质分为了综合类资质和专项类资质;非建设单位委托的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不得作为工程质量验收资料。(https://www.mohurd.gov.cn/xinwen/gzdt/202302/20230201_770132.html)
【行业信息】
北京市国资委印发《市管企业碳达峰行动方案》。摘要:1.推进城市供热系统转型替代。坚持可再生能源供热优先原则,加快在京供热系统能源低碳转型替代,有序开展地热、再生水及余热资源供暖制冷。完善中心城区市政热网建设,加快区域热网与中心城区市政热网管线连接,提升城市热网互联互通。推进供热系统智能化和节能化改造,增加分时分区控制系统,推广供热分户计量和末端智能化控制,逐步实现按需供热和精准供热。2.市管企业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2025年,达到15%以上;2030年,达到25%左右。3.“十四五”时期,市管企业新增和置换公务用车基本实现电动化;因地制宜推广太阳能光伏、光热和热泵技术应用,新建建筑安装太阳能系统,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链接:http://gzw.beijing.gov.cn/xxfb/zcfg/202212/t20221227_2885541.html)
各省市区新能源工作2023年这样干。山东:今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达8000万千瓦左右;山西:推进氢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开发利用;重庆:推进新能源与新型储能相互促进、协同发展;浙江:到2027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超43%;河南:今年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500万千瓦;吉林:大力推进能源产业“源网荷储”协调发展;广西:加快新能源发电项目建设并网;西藏:清洁能源外送能力突破500万千瓦。
(链接:http://www.cnenergynews.cn/difang/2023/02/03/detail_20230203130305.html)
省委、省政府印发《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摘要:1.实施济南“强省会”战略,到2025年,济南经济总量在全国主要城市中实现位次前移,在全省经济首位度达到16%。2.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以渤中、半岛南、半岛北三大片区为重点,打造山东半岛海上风电基地。建设“环渤海”“沿黄海”海上光伏基地,打造“风光同场”海上清洁能源开发模式。打造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建设鲁西南采煤沉陷区“光伏+”基地,统筹推进采煤塌陷地治理与新能源开发。开展整县分布式光伏规模化开发示范和“百乡千村”绿色能源发展示范。积极推动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9000万千瓦以上。
(链接:http://www.shandong.gov.cn/art/2023/1/3/art_107851_123167.html)
省能源局印发《山东省新型储能工程发展行动方案》。摘要:“十四五”期间,实现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到2023年底,全省新型储能规模达到200万千瓦以上;2024年,达到400万千瓦;2025年,达到500万千瓦左右。
(链接:http://nyj.shandong.gov.cn/art/2022/12/30/art_100393_10295573.html)
主要省市2022年供热企业燃气燃煤购价。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3LDfA7W-9qgSzRPw2YFytQ)
【企业动态】